适配辅助器具助力残疾人提升生活品质

2025-11-14 15:26:26 来源:襄阳日报人阅读

襄阳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宋敏刘晓青通讯员徐旬)2025年,宜城市继续将“残疾人士辅助器具资助”列为十大民生实事之一。经过连续两年的资助,宜城市已为1037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配发或补贴了义肢、轮椅、助听器等多种急需的辅助器具。这些看似普通的器具,实则是残疾人补偿身体功能、提升生活质量、融入社会生活的关键支撑。

11月12日上午,记者随宜城市残联工作人员来到宜城市湖滨小区门卫处,看望正在当门卫的胡峰云。“义肢用着还好吧?”宜城市残联康复部负责人王彬彬询问。“用着怪好,今年8月份换的,已经适应了。”胡峰云说。

今年41岁的胡峰云是龙头街道办事处铁湖村人,因左小腿截肢,2015年胡峰云通过铁湖村向宜城市残联申请义肢。“这是残联资助我的第三个义肢了,受磨损等影响,义肢隔几年就得换。”胡峰云说,“宜城市残联的持续资助,为我减轻了经济压力,也让我重拾了生活的尊严。”

“有了义肢,我能下田干农活,从外表看和常人差别不大,自卑感也减轻了不少。”胡峰云说,宜城市残联的帮助让他觉得自己没有被社会遗忘,重新站起来的不仅是身体,更是面对生活的勇气。

对于双腿高位截肢的胡友荣来说,电动轮椅意味着行动自由。今年她向残联申请了一辆电动轮椅,收到新轮椅后,她迫不及待地给女儿发信息分享喜悦。11月10日,宜城市残联工作人员上门走访时嘱咐她:“轮椅要经常用,不然会影响电池寿命。到期后,我们还会为你免费提供新轮椅。”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命运,我们普通人要勇敢面对现实。”胡友荣感慨。记者看到,她已能熟练驾驭电动轮椅在院子、厨房等不同场所。

在民主村78岁的王治功老人家中,宜城市残联不仅送来了电动轮椅,还安装了升降灶台、橱柜、坐便椅等器具。这次入户走访,宜城市残联工作人员还送去一根新拐杖,现场教王治功老人操作电动轮椅,老人驾着轮椅在院子转圈,笑得合不拢嘴:“真是个新奇玩意儿!”

近年来,宜城市残联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如今,已形成一套完善的辅助器具申请、评估、适配和随访流程。同时,减少审批环节和时限,村(社区)工作人员会主动接受行动不便的残疾人的委托,帮助其提交申请材料。

“辅助器具帮助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重拾自食其力的勇气,残疾人的社会融合需要物质保障和环境支持的双重作用。”宜城市残联党组成员童艳红说,“这些辅助器具到了使用年限可免费领取。这项保障工作面向所有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我们也会持续加大投入,不断完善辅助器具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应助尽助’,让更多残疾人朋友能够借助科技力量,改善生活质量,提升生活品质。”

宜城市残联工作人员入户走访。全媒体记者 刘晓青 摄

《襄阳日报》(2025年11月14日6版)

编辑:黄金丽

审核:罗安 终审:杨潇

编辑:黄金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