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刘倩通讯员姚立黎周昀皓
11月13日,记者走进湖北睿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睿派科技),只见整洁明亮的生产车间内,各类设备整装待发,工人们正进行投产前的各类巡检,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我们已经顺利完成了设备带料调试,将于12月底前实现南北两区全面投产。”睿派科技运营总监裴斌告诉记者。
睿派科技由东风鸿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广东金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3月共同出资组建,总投资额高达20亿元,项目聚焦退役锂电池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循环利用,致力于打造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产能。
“项目一期全部建成达产后,将形成年回收处理磷酸铁锂电池黑粉约8万吨,并利用回收材料年产2.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强大能力。”裴斌介绍道,该项目的落地,将构建“基础材料—电池制造—终端使用—循环再生”的新能源产业闭环,提供就业岗位600多个,不仅实现对我市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的延链补链强链,更将有力助推我市汽车产业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
从2023年下半年由市招商局获取线索,到2024年1月签约落户襄城经济开发区,再到同年9月开工建设、今年6月底启动调试、今年12月底迎来全面投产——这一系列高效推进的“进度表”背后,是我市及襄城区“永远在线”的服务保障。
“无论是周末还是深夜,只要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问题,项目服务专班总能第一时间回应并协调解决。”睿派科技人事行政部副部长周勇感慨道。这种服务让他们感受到,政府不是按部就班的管理者,而是真正与企业“并肩作战”的伙伴,极大缓解了企业在建设工期紧张时的焦虑。
周勇分享了一个细节。在2024年项目初建时,企业最急的是办公场地和员工吃住问题。襄城区了解情况后,迅速从襄城经济开发区协调出临时办公场所,免费提供了20套员工宿舍,并贴心解决了用餐难题,让建设团队“轻装上阵”。
不仅如此,襄城区项目服务工作专班还推行“全方位服务模式”,在建设周期中扮演“贴身管家”角色,主动协助企业办理融资、征地及各项审批手续,大大节约了企业在事务性工作中的人力和时间成本,使其能够将全部精力聚焦于工程建设和生产准备的核心环节。
而在北区项目建设的关键阶段,设备安装调试窗口极为紧张,任何延误都将直接影响后续试生产安排。项目服务工作专班了解情况后,主动牵头组织施工方、监理单位多次召开现场协调会,精准梳理关键路径,优化工序衔接,即便节假日也派专人驻场督导。
“最终北区项目按时达到设备安装条件,核心设备顺利进场,为我们争取了宝贵的调试时间。”谈及此事,裴斌仍充满感激。
从协调一砖一瓦的“安家落户”,到破解建设中的“燃眉之急”,我市及襄城区的服务始终想在企业需求之前,这种“拼”的姿态、“抢”的劲头,以及“永远在线”的承诺,正是“襄阳速度”最坚实的底气和最生动的诠释。
《襄阳日报》(2025年11月15日1版)
编辑:王鑫
审核:金成岑终审:刘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