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后耳痛、听力下降 当心儿童急性中耳炎

2025-06-30 11:23:19 来源:襄阳晚报人阅读

襄阳晚报讯【全媒体记者赵玲 通讯员赵妍玉珠】不久前,玲玲(化名)在游泳课后耳朵进水,其母李女士用棉签吸水处理。不料随后玲玲出现耳痛、听力下降。

李女士急忙带她到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

经王大川主任检查,玲玲外耳道和鼓膜明显充血,鼓室有积液,听力受损,确诊为急性中耳炎。

所幸经过系统抗炎治疗和局部理疗,玲玲听力最终恢复正常。

儿童为何更易“中招”?王大川介绍,夏季是儿童中耳炎高发期,多与玩水、游泳后耳朵进水相关。

儿童易感原因有三:一是儿童外耳道解剖结构特殊,外耳道更平坦,水易进入;咽鼓管(连接鼻咽与中耳)更短、平直且宽,鼻咽部分泌物或呛水易逆流入中耳腔。二是游泳技巧不足,初学游泳的儿童易呛水,呛水时含菌水可经咽鼓管进入中耳。三是儿童免疫力较低,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感染源易经咽鼓管蔓延至中耳,会增加患中耳炎的风险。

王大川表示,以下这些情况也会诱发中耳炎:夏季出汗多,游泳、玩水的机会也多,导致耳道环境潮湿,为细菌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不注意生理卫生,很可能会引起耳道炎,甚至引起中耳炎;感冒病毒可经鼻逆行,通过咽鼓管感染中耳;频繁掏耳屎易造成感染或鼓膜外伤穿孔。

如何预防急性中耳炎?王大川介绍,在游泳时,佩戴适当的耳塞或耳罩可以帮助阻止水进入耳道,减少中耳炎感染的风险。游泳后应及时将水从耳朵中排出,可使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耳朵,或倾斜头部使水流出耳朵。选择清洁、卫生的游泳场所,避免在水质不好的游泳池或可能受到污染的水域中活动。定期清洁和消毒游泳眼镜、耳塞等游泳装备,可以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襄阳晚报》(2025年6月30日5版)

编辑:周艺

审核:罗安 终审:刘明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