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晚报讯【全媒体记者刘睎菁 通讯员廉洁】近日,52岁的余先生(化姓)因在睡觉时出现多梦、说梦话、拳打脚踢等情况,前往襄阳市中心医院就诊,住院后经该院神经内科医生的详细问诊和睡眠监测,被确诊为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
据了解,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是一种以快速眼动睡眠(REM)期间伴随梦境及肢体活动为特征的睡眠疾病,发作时的暴力行为可造成自身及同床者伤害,并破坏睡眠。
人的睡眠分为快速眼动睡眠和非快速眼动睡眠两个时期。在快速眼动睡眠(REM)阶段,人体除了消化道肌肉、呼吸肌等会保持活动,全身骨骼肌完全放松,肢体和躯体无法活动,相当于处在“瘫痪”状态。
快速眼动睡眠期是梦最活跃、最生动的阶段,RBD患者控制相关功能的神经核团受损,肌肉活动失去抑制,于是梦境中若出现被追逐、打斗、奔跑、躲避危险等激烈内容,患者便可能做出拳打脚踢、翻滚、喊叫等动作,甚至从床上摔下来。
RBD通常发生在50岁以上人群,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RBD不只是睡眠困扰,还有三大潜在危害,伤人伤己,产生心理压力,是神经系统疾病预警信号。
临床上确诊通常需要通过多导睡眠监测(PSG)来观察REM期间肌电活动和行为表现。因此一旦出现相关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诊。
当家中有人患RBD,该如何进行护理呢?据介绍,要保持安全的睡眠环境,卧室地面铺设软垫,移除尖锐物品和家具锐角,可以使用带有护栏的床具,避免跌落风险;患者要规律作息,避免有精神兴奋作用药物的使用和酒精的刺激。药物治疗要遵医嘱,注意关注不良反应;尽量与RBD患者分床睡,避免受到伤害。
《襄阳晚报》(2025年6月30日5版)
编辑:周艺
审核:罗安 终审:刘明






